TOP
勾勒幸福模樣
半世紀的耕耘 因時而生.實現夢想家園

創業首部曲 萌芽成長的第一個十年

分享

1960年代以前,台灣尚未出現有組織的建設公司,房地產業發展緩慢。之後經濟高速成長、人口逐年增加、住宅需求上揚,但房地產業仍處於小規模的販厝階段,施工品質不穩,民眾購屋需自籌大筆資金,建築業正醞釀著崛起的動能。

首創三大保證 穩健永續經營

實業家蔡萬春、蔡萬霖等有志之士,看好國民住宅正大量需求,於1964年6月籌劃成立「國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」(以下簡稱公司),7月奉證管會證管(53發字第五二○號令核准公開募股,8月6日股款全部繳足。9月14日假台北市衡陽路第十信用合作社3樓禮堂,舉行「國泰建設公司創立大會」,9月16日召開第一次董監事聯席會,推選蔡萬春為董事長,蔡萬霖、陳逢源、林頂立、呂守義、賴森林、翁明昌等6人為常務董事,蔡萬才為常務監察人、蔡萬霖為總經理,12月奉經濟部核准設立登記,並核發經濟部公司執照,於台北市南陽街九十號國泰大樓二樓隆重開幕,正式對外營業。

1964年9月14日舉行「國泰建設公司創立大會」。

在創業初期即已確認永續經營的理念,首創「三大保證」:產權清楚、按圖施工、如期交屋,以「顧客第一,信用第一」為營業方針,在「安定中求進步」的原則下穩健經營,擬定三大營業計劃,包括「營建公寓店舖,承包各種營建工程」、「開拓新社區,辦理土地改良」、「興建觀光事業等」,充分掌握社會脈動,經營計劃正確,業務順利推展,短期內即在建築業中建立穩固地位。

公司創立時資本額定為新台幣1億元整,分為1,000萬股公開發行。1965年2月27日舉行首屆股東常會,在會中明確表示興建國民住宅為公司主要業務,施工品質必須做到不偷工減料、力求安全可靠。1965年3月5日核准股票試行上市,1967年10月28日奉准改為國內第一家正式股票上市的建設公司。

自創立以來,公司不斷扮演建築業火車頭,帶領產業邁進全新里程。不僅是我國第一家首創公開募股,更是被公認為最有信譽的專業性建設公司,在業界建立穩固地位!

公開募股公告
第一屆股東大會。
初試啼聲亮眼 購屋首選品牌

公司第一個工地—國泰「信義公寓」於1964年正式推出,當時周邊皆是「港樓」(二層樓房屋)建築,「信義公寓」規劃為4樓公寓,產品定位成功,第一批92戶推出後,迅速銷售一空,推出第二批同樣短期售罄。1965年推出公司第一棟雙併電梯大廈—敦化大廈,為大戶宅第、高總價產品,採用最高級建材,訴求高社經地位的購屋族群。

在公司成立後的數年之間,陸續在台北市推出多個工地,由於堅守三大保證,再加以產品地點優越、價格合理,不僅總是迅速完銷,龍江別墅於1967年推出時,更有不少客戶在開賣前一 晚 就排隊等待,「國泰建設」品牌已經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購屋首選。

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,公司以「帶動地區繁榮的先鋒」自許,例如1960年代中期,台北松山五分埔地區人煙稀少,公司在荒地上大量購入土地、興建大批住宅,形成國泰建設大社區,掀開松山繁榮的首頁!

因應國人居住需求日增,公司將「經營地點多角化」列入1972年度營業方針,在一年內推出多達20個工地,並且向北投、景美、劍潭等郊區發展,企業營運規模不斷增大。

第一棟電梯大廈-敦化大樓。
逆風躍升經營 打造金字招牌

1971年我國退出聯合國,房地產交投陷入低潮,公司秉持永續經營的理念,在逆境中仍然推出11處工地,營業額突破4億元,為上年度的2.4倍。

1973年受到石油危機衝擊,營建材料大漲,在物價狂飆的趨動下,大眾瘋狂搶房,公司推出永吉新邨一、二批,新店耕莘新邨,石牌新邨,景美二社區一、二、三、五批等房屋,均在短期內被客戶搶購一空,當時盛況還必須 出動 轄區派出所員警協助維持秩序,各部室人員更站到第一線,加速作業,疏導人群。

1974年全球通膨、國內物價飛漲,同業紛紛要求客戶加價,公司咬緊牙根、堅持信守買賣契約,自行吸收上漲成本。1月27日政府頒布「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」,建材止漲回跌,營建業成本降低,公司本著「創造信譽與利潤分享顧客」的信念,主動重訂合理售價,推出「退款通知書」劃時代創舉,包括國泰三邨八批、福安新邨、北投三社區、民生五邨三批等15處工地的客戶皆享有減價優待,總計減價退款高達3仟萬,贏得客戶讚賞,自此「國泰建設」成為消費者最為信賴的金字招牌。

首創四大保證 守護客戶權益

1968年公司正式頒佈「房屋售後服務準則」,1970年總經理蔡萬霖先生在幹部會議中強調:「今後應加強服務客戶,美化環境,並精心設計,追求理想房屋,以提高公司之商譽」。1972年將「售後服務」改為「售後永久服務」,1978年公司業務電腦化,將客戶資料編號 輸入電腦,加速各項服務案件處理效率。自此,從公司創立時所提出的三大保證,進而擴大為四大保證:「產權清楚,按圖施工,如期交屋,永久服務」,為國內建築業首創,完善確保客戶權益。

公司初期組織編制為三部六科,1973年7月,擴充為四部一室,包括財務部、營業部、企劃部、工程部、秘書室,逐步建構經營管理體系,創設經營管理委員會、人事評議委員會、職工退休基金管理委員會。為了永續培育人才,1966年4月制定「員工教育實施辦法」,1970年「國泰人壽淡水教育中心」落成使用,成為員工培養職能的好所在。公司並且熱心公益,1973年捐資興建福安育幼院及福安紀念堂,1974年關係企業捐資成立「財團法人國泰企業機構社會福利基金會」,辦理各種社會福利工作。

1974年8月公司召開六十三年度第二次董監事會議,推選總經理蔡萬霖先生出任副董事長並辭卸總經理,聘請曾任台北市工務局建管處處長的黃瑞銘先生為總經理,接棒公司業務經營與興革發展。

回首公司創業第一個十年,從1964年至1974年,正逢台灣建築業的轉型期,透過預售制度,建築業工地與建案快速延伸至全台各地。公司注重信譽、強化體質,制度優良,塑造卓越的企業文化,持續在業界扮演領頭羊地位。

1974年聘請黃瑞銘先生為總經理。
國泰建設公司創立十週年全體員工於國賓大飯店留影。